精選廢文

[Health] 減重不只是少吃多動:從腸道、代謝到行為設計的全方位策略|個人減重策略全紀錄(2025/10/14更新版)

TL;DR 重點摘要 這篇文章不是速成減重法,而是我在 3.5 個月減重 13 公斤過程中,依據醫學研究與實作經驗整理出的「可長期維持」策略。核心觀點: 飲食結構: 避開高脂高糖、以 211 餐盤與「先菜後飯」順序降低血糖波動。 代謝環境: 透過高纖維飲食、益生元、隔夜燕麥建立穩定腸道菌相。 運動策略: 每天適度有氧、NEAT、飯後步行,讓骨骼肌主導能量利用。 睡眠與壓力: 睡足 7–9 小時,控制咖啡因與皮質醇,避免代謝逆風。 長期維持: 減重後以「反向飲食」逐步回升熱量,防止代謝調適與復胖。 一句話總結: 這不是靠意志力的節食,而是讓代謝、肌肉與睡眠節奏「為你工作」。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,你會選擇重新開始嗎? 很多人覺得減重很難,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「易胖體質」,好像連喝水都會胖。我也曾經這樣想,甚至一度說服自己:「我還年輕、還健康,不需要減重。」那時的我,以為體重只是數字的問題,沒意識到身體早已在默默警告。 直到去年,我因為毛囊炎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動了清創手術。我以為那只是偶發事件,但今年三月,同一個地方又發炎了——這次還形成硬塊。那一刻,我真的愣住。 毛囊炎併蜂窩性組織炎並不是隨便就會出現的毛病。 我第一次感覺到: 身體在示警。 那種震撼不是恐懼,而是一種被「叫醒」的感覺。你明明知道自己狀態不對,卻還在拖延,直到有一天,身體用更劇烈的方式告訴你「該改變了」。 我開始回頭想——這些年我吃得太隨便,也久坐太久。工作壓力讓我常常邊打報告邊吃宵夜、邊滑手機邊喝含糖飲料。那些看似無害的習慣,其實在一點一滴地改變我的代謝、免疫、情緒,讓體重慢慢地超過九十公斤。 所以我決定重來一次。從四月開始,我啟動了新的生活節奏。到現在(大約三個半月),體重從高峰 94 公斤降到了 81 公斤。雖然這段過程不輕鬆,但比我想像中更有收穫。 我不是靠斷食、也不是靠特別的「減肥產品」。我靠的是重新理解身體的邏輯—— 為什麼我們會胖、為什麼會餓、為什麼明明知道該控制,卻還是吃下去。 接下來的幾章,是我一路摸索...

[Health] 都喝黑咖啡不加糖了,為什麼我的膽固醇還是降不下去?關鍵在沖煮方式

引言

很多人以為只要喝黑咖啡,不加奶、不加糖,就等於「零熱量」而且對健康沒有負擔。甚至有人把它當作控制體重、保護心血管的日常飲品。然而,臨床研究卻發現,一些習慣每天喝黑咖啡的人,膽固醇仍然偏高。這不是因為咖啡本身含有膽固醇,而是與沖煮方式有關——例如法式壓、義式濃縮(espresso),甚至部分罐裝咖啡,都可能讓一種名叫 cafestol 的成分殘留在咖啡裡,進而影響血脂。

核心解釋:cafestol/kahweol 與 LDL

咖啡本身不含膽固醇,但其中的二萜類化合物 cafestolkahweol,會干擾肝臟對膽固醇的代謝,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上升。一項隨機交叉試驗顯示,攝取 cafestol 與其衍生物 16-O-methylcafestol 後,不僅 LDL 與 VLDL 顯著上升,還會提升血脂轉運蛋白(CETP、PLTP)活性,進一步加劇膽固醇的累積[1]

流行病學研究也驗證了這個現象。2022 年 Tromsø 群體研究分析 21,000 多人資料,發現每天飲用 3–5 杯 espresso 與總膽固醇升高顯著相關(女性約 +0.09 mmol/L;男性 +0.16 mmol/L);而每天喝 ≥6 杯未過濾的 plunger coffee,升高幅度更大(女性 +0.30,男性 +0.23)[2]。2023 年漢堡市健康研究(9,009 人)則發現,高咖啡攝取與 LDL-C 顯著正相關(β = 5.92;95% CI 2.95–8.89;p < 0.001),再度凸顯咖啡攝取量與血脂之間的關聯[3]

最新的分子研究更指出,cafestol 與 16-O-methylcafestol 能與 FXR(Farnesoid X Receptor) 互動,作為其激動劑,從分子層次解釋了咖啡二萜類如何直接參與膽固醇代謝,導致血中 LDL 升高[4]

沖煮方式的差異(含義式與罐裝)

不同的沖煮方式,會決定咖啡中 cafestol 的含量,進而影響膽固醇。法式壓與土耳其咖啡因為沒有使用紙濾,cafestol 殘留量最高,對血脂的影響最顯著。義式咖啡機(espresso)雖採金屬濾網,能濾掉部分成分,但仍保留一定量 cafestol,因此每天多杯飲用仍可能使 LDL 上升。相較之下,紙濾滴濾咖啡(包含手沖、美式咖啡機)能有效過濾掉大部分 cafestol,對膽固醇的影響可忽略。至於市售罐裝咖啡,多以紙濾或即溶咖啡粉製成,cafestol 含量相對低;但要留意額外添加的糖、奶精與甜味劑,這些成分才是血脂升高的另一個風險來源。

沖煮/產品型態 過濾介面 cafestol 殘留推估 對 LDL 的影響(相對)
法式壓、土耳其 無紙濾(僅金屬網或直接煮)
義式濃縮(espresso) 金屬濾網
手沖/美式咖啡機 紙濾
罐裝咖啡(多數) 紙濾或即溶 低(視製程而定) 低(但留意糖/奶精)

健康建議:沖好之後「再紙濾一次」的實用招

若你有高膽固醇或家族史,最簡單的原則是優先選擇紙濾滴濾式咖啡。如果你偏好法式壓或義式咖啡機,也不是全然不能享用:沖煮完成後,將咖啡再用一張紙濾過濾一次,即可進一步降低 cafestol 的殘留量,而無需改變原本器具。此做法可能稍微改變口感與油脂感,但能在風味與心血管健康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。至於市售罐裝咖啡,雖多屬低 cafestol 風險,但務必留意標示,避免因為糖與奶精造成血脂控制的額外負擔。

結語

喝黑咖啡本身沒有錯,關鍵在於怎麼沖、喝多少。從最新的臨床試驗、群體研究到分子機制,都已經證實 cafestol 會提升 LDL 與總膽固醇。想要享受咖啡,又兼顧血脂健康,從今天起,選擇紙濾或「沖後再紙濾一次」,就是最簡單可行的一步。

參考文獻

  1. Urgert R, et al. The cholesterol-raising diterpenes from coffee beans increase serum lipid transfer protein activity levels in humans. J Lipid Res. 1997;38(9):1788–1796. PubMed
  2. Strandhagen E, et al. Association between espresso coffee an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: the Tromsø Study 2015–2016. Open Heart. 2022;9(1):e001926. PubMed
  3. Senftinger J, et al. Coffee consumption and associations with blood pressure, LDL-cholesterol and echocardiographic measur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. Sci Rep. 2023;13:4213. Nature
  4. Guercia E, et al. On the cholesterol raising effect of coffee diterpenes cafestol and 16-O-methylcafestol: interaction with Farnesoid X Receptor. Biochem Pharmacol. 2024;215:115770. PubMed

本著作依據創用 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4.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釋出。內容如有錯誤 煩請不吝指教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