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很多人在健檢發現總膽固醇或壞膽固醇(LDL)偏高時,第一反應是:「是不是該吃保健食品?」但其實,真正能守護心臟的,不是一顆膠囊,而是每天餐桌上的選擇與生活方式。核心原則很簡單:換、動、纖。
換:減掉壞油,換上好油
「換」就是同時減少與替代:當你把壞油換掉,好油自然就上場。
❌ 壞油(應減少)
- 飽和脂肪酸(SFA):肥肉、五花肉、香腸、培根、奶油、全脂奶製品;特殊例子:椰子油、棕櫚油(雖是植物油但飽和脂肪很高)。
- 反式脂肪酸(TFA):餅乾、蛋糕、泡芙、油炸速食、人造奶精、植物奶油。
研究顯示,過多飽和脂肪會讓 LDL 升高,而反式脂肪幾乎沒有安全攝取量[1,2]。
✅ 好油(應替代)
-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(MUFA):橄欖油、芥花油(Canola)、酪梨、堅果(杏仁、腰果、榛果)。
-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(PUFA):
n-6:葵花油、玉米油、大豆油、核桃;
n-3:深海魚(鮭魚、鯖魚、秋刀魚)、亞麻籽、奇亞籽。
最新的系統性回顧顯示,當 PUFA 取代 SFA 時,LDL 平均可下降 10–15 mg/dL[6]。換句話說,不只是「少油」,而是要「換對油」。
🔢 建議比例(依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第八版)
- 總脂質:20–30% 熱量
- 飽和脂肪酸(SFA):<10% 熱量
- 反式脂肪酸(TFA):<1% 熱量(能避開最好)
-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(PUFA):n-6 佔 4–8%,n-3 佔 0.6–1.2% 熱量
實例:若每日需要 2000 大卡,總脂質約 44–67 g;SFA 少於 22 g;TFA 趨近於零;PUFA 至少約 10–20 g。同時記得:脂肪是吸收脂溶性維生素與維持荷爾蒙/細胞膜的重要原料,完全不吃脂肪會傷身。
動:讓身體幫忙代謝
運動是最天然的「血脂調節劑」。每週累積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(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),可降低 LDL、提升 HDL[3]。再加上體重控制、戒菸、限酒,效果往往比保健食品更可靠。
纖:用膳食纖維帶走多餘膽固醇
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吸附腸道的膽酸與膽固醇,將其帶出體外:
- 燕麥 β-葡聚醣:每日增加 3–5 g,可顯著降低 LDL-C[4]。
- 洋車前子(psyllium):每日 ≥10 g,可使 LDL-C 下降約 7–10%[5]。
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建議成年人每日 25–35 g 膳食纖維,其中至少一部分應來自水溶性纖維[7]。
最後的提醒
膽固醇偏高時,真正有效的做法是:
- 換油:少壞油、換好油,並掌握比例。
- 動起來:規律運動與體重控制。
- 吃纖維:蔬菜、水果、全穀、豆類天天有。
這三件事,比任何保健食品都更能長期穩定血脂、保護心血管。
參考資料
- [1]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. Dietary Fat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: A Presidential Advisory. Circulation. 2017. 連結
- [2] Mozaffarian D, et al. Trans Fatty Acid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. N Engl J Med. 2006. 連結
- [3] Kelley GA, et al.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lipids and lipoproteins. J Cardiopulm Rehabil Prev. 2017. 連結
- [4] Whitehead A, et al. Cholesterol-lowering effects of oat β-glucan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Am J Clin Nutr. 2014. 連結
- [5] Zalewski BM, et al. Effect of psyllium (Plantago ovata) fiber on LDL cholesterol and alternative lipid targets. Eur J Clin Nutr. 2018. 連結
- [6] Hart TL, et al. Dietary Polyunsaturated to Saturated Fatty Acid Ratio as an Indicator for LDL-cholesterol Respons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Adv Nutr. 2025. 連結
- [7] 衛生福利部國健署.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第八版. 2023. 連結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