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廢文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前言|月經不規則,可能是代謝風險的起點
在臨床上,我時常遇到年輕女性為月經不規則、青春痘或體毛增多而煩惱。當我們進一步檢查,常發現這些症狀的背後,是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」(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, PCOS)。
全球約有 8–13% 的育齡女性受到 PCOS 影響,在亞洲甚至高達 12–15%——換句話說,每十位女性中,就可能有一位屬於這個族群。
許多人以為 PCOS 僅與排卵或荷爾蒙有關,但近年研究發現,它其實是與代謝症候群高度相關的多系統疾病。從血糖、血脂到體重與胰島素反應,PCOS 反映的是身體更深層的代謝不平衡。
胰島素阻抗:隱藏的關鍵
在許多 PCOS 女性的抽血報告中,我們會看到一個微妙的現象──血糖正常,但胰島素卻偏高。這正是所謂的「胰島素阻抗」(Insulin Resistance, IR)。
根據 Cassar et al., 2016 (Hum Reprod Update) 的統合分析,約 50–70% 的 PCOS 女性存在胰島素阻抗。她們的 HOMA-IR 值平均比健康族群高出 40–60%,即使體重正常,也仍比對照組低下約 25% 的胰島素敏感度。
胰島素阻抗的連鎖效應是殘酷的:胰島素越多,卵巢受到刺激越強,雄激素分泌上升,月經週期被打亂,脂肪堆積又進一步惡化代謝。這就像身體陷入一個「越努力越失衡」的迴圈。
肥胖與非肥胖 PCOS:風險不一樣,但都需要被看見
根據 Anagnostis et al., 2021 (Endocrine) 的研究,綜合 23 項觀察性研究、超過 31 萬名女性資料後發現,PCOS 女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(T2DM)的風險是一般女性的 3.45 倍(95% CI 2.95–4.05)。
若 PCOS 合併肥胖,風險仍維持 3.24 倍;但即使體重正常,風險仍約為 1.6 倍。對亞洲女性而言,許多人外觀看來纖細,但內臟脂肪比例高、腰圍偏大,依然可能存在胰島素阻抗。
換句話說,PCOS 女性的體重不一定超重,但她們的代謝「承重」卻常被忽略。
妊娠糖尿病:懷孕期的代謝考驗
對於計畫懷孕的 PCOS 女性而言,懷孕本身就是一次「代謝耐力測試」。Yan et al., 2022 (BMC Pregnancy Childbirth) 的統合分析顯示,PCOS 孕婦的妊娠糖尿病(GDM)發生率高達 20.6%(95% CI 14.6–28.3%),約為一般孕婦(9–14%,亞洲 13–21%)的 1.5–2 倍。
年齡超過 30 歲或 BMI 大於 25 kg/m² 的族群,風險再上升 30–40%。這些數字背後代表的不僅是醫學統計,而是實際的臨床風險:胎兒巨大、早產、母體高血壓與代謝失調。
因此,「孕前介入」遠比孕期修正更關鍵。
雙向關聯:糖尿病女性中同樣常見 PCOS
Long et al., 2022 (Front Endocrinol) 發現,在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,約有 21% 同時具 PCOS,25–45 歲年齡層甚至高達 25%。
這顯示糖尿病與 PCOS 之間可能存在「雙向共病」關係。胰島素阻抗與肥胖是兩者共同的基礎機制:當血糖代謝出現失衡,荷爾蒙軸線也被牽動。
代謝與生殖,從來不是兩條分開的路。
改變生活型態:數據告訴我們,真的有用
根據 Zhang et al., 2020 (Nutrients) 的 19 項臨床試驗統合分析,高纖、低升糖指數飲食持續 12 週,可使 HOMA-IR 降低 0.63 單位(約 15–25% 改善)。體重減少 5% 以上,可使月經週期恢復規律率增加 2 倍。加上每週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整體糖尿病風險下降 20–30%。
這些數據讓我們看到希望——PCOS 雖與基因與荷爾蒙有關,但透過飲食與運動調整,依然能改變代謝命運。
國際指引的建議:從檢測到追蹤
2023 年國際 PCOS 指引(Monash University, ASRM, ESHRE 聯合發布)建議所有 PCOS 女性應定期進行代謝評估,包括:
- 體重、BMI、腰圍與血壓
- 空腹血糖、HbA1c、血脂
- 高風險族群可加做 OGTT(葡萄糖耐受測試)
同時,指引強調「生活型態改變」為第一線治療,藥物(如 Metformin)則作為輔助方案。
不把 PCOS 當作單一疾病,而是整體代謝健康的監測起點。
共病藍圖與長期預防
JCEM 2025 的最新分析指出,PCOS 女性的代謝型脂肪肝(MASLD)風險是一般女性的 2.5 倍,心血管疾病風險則高出 1.8 倍。這意味著 PCOS 不僅影響年輕與生育期,而是整個生命歷程的代謝議題。
結語|預防勝於治療
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提醒我們:月經、體重、血糖,這些看似獨立的身體訊號,其實彼此相連。若能提早察覺胰島素阻抗、及時介入,就能大幅降低糖尿病、脂肪肝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預防勝於治療,了解身體的代謝密碼,是每位女性守護健康最有力的行動。
參考文獻(APA7)
- Anagnostis, P., et al. (2021).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: A meta-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. Endocrine, 74(3), 529–539. PubMed
- Balachandran, K., et al. (2022). Prevalence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, 13, 961792. PubMed
- Cassar, S., et al. (2016). Insulin resistanc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euglycaemic-hyperinsulinaemic clamp studies.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, 22(6), 809–824. PubMed
- Kahal, H., et al. (2025). Risk of type 2 diabetes, MASLD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JCEM, 110(5), 1235–1249. JCEM
- Li, Y., et al. (2022). Insulin resistanc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cross various tissues: A systematic review.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, 15(1), 132.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
- Monash University, ESHRE, & ASRM. (2023). International evidence-based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(2023 update). PubMed
- Yan, Q., et al. (2022).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: A meta-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.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, 22(1), 690. BMC
- Zhang, J., et al. (2020). Effect of diet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Nutrients, 12(7), 2060. PubMed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