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PS 對人體的影響:研究總整理
LPS(脂多醣)是革蘭氏陰性菌外膜的成分之一,當進入人體後會引發多種免疫與發炎反應,與肥胖、代謝疾病、憂鬱甚至神經退化等疾病有關。以下整理幾個主要研究方向與代表性文獻。
一、LPS 與慢性發炎
當 LPS 被免疫系統偵測(特別是透過 TLR4),會啟動 NF-κB 等訊號路徑,釋放 TNF-α、IL-6 等促發炎因子,引起低度慢性發炎。
- 代表文獻: Cani et al. (2007)
- 標題:Metabolic endotoxemia initiat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
- 摘要:本研究首次提出「代謝性內毒素血症」(Metabolic Endotoxemia) 概念,指出高脂飲食會增加血中 LPS 水準,誘發低度發炎反應並導致胰島素阻抗與肥胖。
- DOI: 10.2337/db06-1491
二、LPS 與腸漏症(Leaky Gut)
LPS 透過破損的腸道屏障進入血液,被視為高脂飲食導致代謝疾病的關鍵中介。
- 代表文獻: Cani et al. (2008)
- 標題:Changes in gut microbiota control metabolic endotoxemia-induced inflammation in high-fat diet–induced obesity and diabetes in mice
- 摘要:本研究發現腸道菌相改變可調控高脂飲食下的 LPS 濃度與發炎反應,顯示益菌在保護腸道屏障與控制發炎上扮演重要角色。
- DOI: 10.2337/db07-1403
三、LPS 與神經系統(憂鬱與腦部發炎)
LPS 能穿越血腦障壁,引發小膠細胞活化與神經發炎,進而可能影響情緒與認知。
- 代表文獻: Dantzer et al. (2008)
- 標題:From inflammation to sickness and depression: when the immune system subjugates the brain
- 摘要:該研究總結免疫與情緒之間的關聯,指出LPS引發的神經發炎可能是憂鬱症發生的機制之一,並提出「發炎性憂鬱」的概念。
- DOI: 10.1038/nrn2297
四、LPS 與心血管疾病
攝取高脂飲食會增加血中 LPS,可能導致血管內皮功能受損與動脈粥狀硬化風險升高。
- 代表文獻: Erridge et al. (2007)
- 標題:A high-fat meal induces low-grade endotoxemia: evidence of a novel mechanism of postprandial inflammation
- 摘要:實驗證實高脂餐後 5 小時內,血中 LPS 濃度明顯上升,顯示飲食所引起的內毒素血症是心血管風險的重要因子。
- DOI: 10.1093/ajcn/86.5.1286
五、如何降低體內 LPS 負擔?
- 攝取益生元(如菊粉、洋車前子殼)、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
- 補充益生菌,如 Lactobacillus 與 Bifidobacterium 屬
- 避免高脂高糖飲食、加工食品
- 規律運動與減壓行為有助維持腸道屏障完整性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