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廢文

[Health] 減重不只是少吃多動:從腸道、代謝到行為設計的全方位策略|個人減重策略全紀錄(2025/10/14更新版)

TL;DR 重點摘要 這篇文章不是速成減重法,而是我在 3.5 個月減重 13 公斤過程中,依據醫學研究與實作經驗整理出的「可長期維持」策略。核心觀點: 飲食結構: 避開高脂高糖、以 211 餐盤與「先菜後飯」順序降低血糖波動。 代謝環境: 透過高纖維飲食、益生元、隔夜燕麥建立穩定腸道菌相。 運動策略: 每天適度有氧、NEAT、飯後步行,讓骨骼肌主導能量利用。 睡眠與壓力: 睡足 7–9 小時,控制咖啡因與皮質醇,避免代謝逆風。 長期維持: 減重後以「反向飲食」逐步回升熱量,防止代謝調適與復胖。 一句話總結: 這不是靠意志力的節食,而是讓代謝、肌肉與睡眠節奏「為你工作」。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,你會選擇重新開始嗎? 很多人覺得減重很難,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「易胖體質」,好像連喝水都會胖。我也曾經這樣想,甚至一度說服自己:「我還年輕、還健康,不需要減重。」那時的我,以為體重只是數字的問題,沒意識到身體早已在默默警告。 直到去年,我因為毛囊炎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動了清創手術。我以為那只是偶發事件,但今年三月,同一個地方又發炎了——這次還形成硬塊。那一刻,我真的愣住。 毛囊炎併蜂窩性組織炎並不是隨便就會出現的毛病。 我第一次感覺到: 身體在示警。 那種震撼不是恐懼,而是一種被「叫醒」的感覺。你明明知道自己狀態不對,卻還在拖延,直到有一天,身體用更劇烈的方式告訴你「該改變了」。 我開始回頭想——這些年我吃得太隨便,也久坐太久。工作壓力讓我常常邊打報告邊吃宵夜、邊滑手機邊喝含糖飲料。那些看似無害的習慣,其實在一點一滴地改變我的代謝、免疫、情緒,讓體重慢慢地超過九十公斤。 所以我決定重來一次。從四月開始,我啟動了新的生活節奏。到現在(大約三個半月),體重從高峰 94 公斤降到了 81 公斤。雖然這段過程不輕鬆,但比我想像中更有收穫。 我不是靠斷食、也不是靠特別的「減肥產品」。我靠的是重新理解身體的邏輯—— 為什麼我們會胖、為什麼會餓、為什麼明明知道該控制,卻還是吃下去。 接下來的幾章,是我一路摸索...

[網摘] 2013/07/30 狂犬病疫情筆記

類狂犬病錢鼠確診與鼬獾狂犬病病毒相同

農委會防檢局於今( 30 )日晚間接獲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通報,針對 7 月 25 日由臺東縣動物防疫所送檢一例闖入民宅碰觸到民眾之錢鼠,以直接免疫螢光抗體染色法檢驗結果為疑陽性,後經基因序列比對後於今( 30 )日確診為狂犬病。

[原文出處]:臺東縣類狂犬病錢鼠確診與鼬獾狂犬病病毒相同,呼籲民眾做好居家環境衛生

55年前病例 唾液奪命 夫遭狂犬咬…沒事 妻縫補破褲…發病

台灣距今最近一例人類狂犬病例發生在半世紀前。先生在耕種時被感染狂犬病的狗咬,所幸僅褲子被咬破;太太事後為先生補褲子,因不時以牙齒咬斷縫線及以嘴唇抿線頭、穿針孔,針線沾染了狂犬病毒唾液。

結果先生沒事,太太卻因口腔疑有傷口,感染狂犬病送命。

人類接觸帶有狂犬病動物唾液的食物是否會感染,須視病毒量以及口腔、食道消化道是否有傷口而定。因此,傷口避免接觸帶有病毒的唾液,是防感染狂犬病的重點。

台灣在一九七○至八○年代,因怕農產品遭日本退運,衛生署曾幫農委會、經濟部隱匿霍亂疫情,規定霍亂疫情只有署長才能發布並上報世界衛生組織。直到張博雅擔任衛生署長,才打破錯誤的防疫思維,公布霍亂疫情。

布疫情後,台灣非但沒有遭受農業及經濟損失,優良農產品還以更高的價格輸出日本,證明「隱匿疫情救經濟」的舊思維早該拋棄。

據聞農委會隱匿禽流感疫情被告上法院,日前被判有罪,農委會擬提上訴,理由是疫情都已上報OIE(世界動物衛生組織),沒上報OIE的疫情屬於國家機密。

對於曾經在疾管局實習過的我,看到這種消息對政府單位現在的心態特別感到痛心。「隱匿疫情以減緩經濟衝擊」這類的思維早已過時,為什麼在民國一百年之後的今天還有人將其視為圭臬奉行呢?

從禽流感到狂犬病,哪一次不是因為隱匿疫情而讓疫情擴散?當初決心隱匿疫情的"政府官員"是否能承擔因此上升的防疫成本?

如果政府能在去年剛發現鼬獾感染狂犬病病毒時就採取行動,即便現在仍無法撲滅疫情,但也不至於淪落到跨物種傳播的地步。我試問農委會官員,現在台灣的錢鼠族群已經被證實感染狂犬病病毒,你們要如何面對如此難纏的宿主?又要如何防範下一次的跨物種感染?

[原文出處]:55年前病例 唾液奪命 夫遭狂犬咬…沒事 妻縫補破褲…發病

前疾管局副署長施文儀的忠告

防疫視同作戰,過去從疫情被戳開黑幕以來,這近月的防疫,農委會不急,急死疾管署的弟兄,兩部會的小組,相濡以沫,終被江院長提升,但是江院長恐怕還沒體會到防疫需要視視同作戰的真諦

台灣十年前的SARS一開始衛生署、疾管局都已視同作戰了,但是疫情應變組織層級,範圍及運作模式都未達到作戰層級,後來才由行政院請李明亮才當總指揮官,進而在後SARS時期,修正傳染病防治法,將平變二時的指揮架構入法,模仿作戰情境,在必要時成立疫情指揮中心。

過去十年來,登革熱、腸病毒、H1N1、H7N9等疫情都採取相當規模來防疫指揮,這次狂犬疫情遠比H7N9的危害嚴重十倍以上,為何十年剛過就忘記教訓?

現在政府對於狂犬病這類高度危險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仍過於鬆懈。雖然許多專家學者一一出來呼籲切莫過度恐慌,但接下來擺在民眾面前的卻是更加殘酷的事實,當政府隱匿疫情不說真話的時候,豈可將這一切歸咎於人民的無知?連沒發生過的事情都發生了,該怎樣告訴民眾不會發生其他事情?要人民免於驚慌,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,是從一開始就對人民真誠阿...

[原文出處]:施文儀臉書

本著作依據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釋出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