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文獻摘要] 結合實證研究的升糖曲線延緩策略

當我昨天吃下那個看似無害的貝果和德國香腸時,我完全沒預料到接下來血糖的劇烈波動。餐前,我的血糖是穩定的 85 mg/dL ;但一小時後,數字卻飆升至 182 mg/dL ,幾乎翻倍。這樣的變化不只讓人震驚,更讓我開始認真思考:原來,就算沒有攝取糖果或甜點,只是吃下一頓含精緻澱粉與脂肪的簡單餐點,也可能對血糖造成巨大衝擊。 許多人以為「高血糖」只與糖尿病患者有關,但實際上,餐後血糖的劇烈起伏會在不知不覺間損傷血管、誘發發炎反應,甚至與肥胖、胰島素阻抗、心血管疾病等長期風險息息相關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這些血糖波動常常悄無聲息,直到問題已變得難以逆轉。 因此,學會如何「延緩升糖曲線」,不只是糖尿病病人的專利,而是每一位在意自身代謝健康的人都應該掌握的日常策略。從飲食順序、膳食纖維的運用、餐後運動,到更科學化的攝食設計,近年已有許多研究提出具體可行的實證建議。 這篇文章將整理數篇研究文獻,帶你認識幾種真正能幫助延緩血糖上升的日常方法,並理解為什麼這些微小的選擇,可能對你的健康產生長遠而深遠的影響。 文獻整理:延緩升糖曲線之實證方法(依發表年份排序) 🧾 2016 年 文獻標題: Soluble Fibers from Psyllium Improve Glycemic Response and Body Weight Among Diabetes Type 2 Patients (Randomized Control Trial) 期刊與年度: Nutrition Journal , 2016 摘要: 這項隨機對照試驗共納入 40 名第 2 型糖尿病患者,持續 8 週評估洋車前子 (psyllium) 這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對血糖與體重的影響。每日三次、每次 3.5 克(共 10.5 克)的洋車前子,於飯前攝取,結果顯示空腹血糖從平均 163 mg/dL 降至 119 mg/dL,HbA1c 由 8.5% 降至 7.5%。胰島素水平與體重亦有顯著下降。研究指出,洋車前子能增加腸道內黏度、減緩葡萄糖吸收,有助於穩定血糖及控制體重。 🧾 2021 年 文獻標題: Gut-Based Strategies to Reduce Postprandial Glycaemia in Type 2 Diabetes 期刊與年度: ...

[How To] PTT發文所見即得上色教學

以前就有不少人寫過在批踢踢實業坊(telnet://ptt.cc)發文時如何將文字上色的教學文,這些文章很詳細的從色碼結構開始解釋,但其實現在已經有更快速的方法可以讓發文者替文字上色。

首先在文章列表按Ctrl+P進入發文模式以後,再按Ctrl+V會切換到ANSI-color模式,也就是「所見即所得模式」(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,簡稱WYSIWYG)。以下圖中的文章:「澳洲職棒致電黃鎮台 坦承球員行為失當」為例:

我們若要替文章中所引述的文字「大概半小時前接到澳洲職棒聯盟執行長的電話,對方有正面回應,他也認為這名球員的行為非常不應當」進行上色,首先要在句尾按一次Ctrl+c。這時在畫面最底下會出現一行文字:「請輸入 亮度/前景/背景[正常白字黑底][0wb]:」

這段文字是讓使用者指定上色的色彩,共要輸入3個值:

  • 亮度:較亮的值為1,正常的值為0
  • 前景:簡單來講就是文字的色彩,在畫面中可以看到一行字串:"BRGYLPCW",其底色就是該字串的代碼。B代表黑色、R代表紅色、G代表綠色,其餘以此類推。
  • 背景:底色

但由於現在是在句尾,因此直接按ENTER使用預設值0wb。

接著我們到句首再按一次Ctrl+c,這個範例中我希望替文字用較亮的顏色,並且顯示為紅底白字,那我就必須要輸入1wr,這樣就已經完成上色了。

本著作依據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釋出

內容如有錯誤 煩請不吝指教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