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How To] 用第三方擴充套件「In My Pocket」來彌補Mozilla Firefox內建Pocket的不足

在網路如此發達的現代,在獲得資訊的當下未必有時間能夠好好的消化,如果什麼都加到網路瀏覽器的書籤裡頭,那很快使用者就分不清楚什麼是垃圾什麼是有用的資訊。

而「稍後閱讀」就是用來處理上述問題的一個手段,使用者可以先將有如過江之鯽的網頁儲存起來,等到有時間或有需要時再拿出來檢視。今天所要介紹的稍後閱讀服務Pocket前身為知名的Read it later。除了PC之外,Pocket在Android、iPhone/iPad等行動裝置也可以使用,並且支援Feedly以及Inoreader(相關介紹)等RSS閱讀器。

而在2015年,Pocket納入Mozilla Firefox網路瀏覽器的內建功能之中,只可惜整合後的Pocket遠遠不如先前官方所開發的擴充套件,原本的搜尋功能相當好用,但是整合後反而需要額外開啟Pocket網頁,且網頁的搜尋速度也遠不如擴充套件迅速,使人不禁扼腕。

但我最近偶然在AMO上發現了一個Pocket的第三方擴充套件「In My Pocket」,不僅解決了目前非得開啟Pocket網頁才能瀏覽「稍後閱讀」清單的問題,搜尋速度上也令人滿意,今次就讓我來向各位介紹如何用第三方擴充套件In My Pocket來彌補內建Pocket的不足。

使用說明

  1. 事前準備有二,其一是到Pocket網站註冊一個帳號,其二是到AMO網站安裝In My Pocet擴充套件
  2. 前項準備工作完成後,首先先來看看In My Pocket在工具列上的按鈕,點擊按鈕之後會跳出下圖這般的選單,紅框部分是主要功能列,下方則是最近新增的「稍後閱讀」清單。
  3. 前項所提到功能區,由左而又說明如下:
    1. 連結到In My Pocket的擴充套件設定頁面
    2. 搜尋框
    3. 隨機頁面:會從使用者的「稍後閱讀」清單中隨機開啟一個頁面,這功能讓我有種可以玩處刑play的感覺
    4. 重新整理
    5. 新增目前頁面至「稍後閱讀」清單
  4. 如果將滑鼠移到「稍後閱讀」清單上方,就可以將該項目選擇「已讀(封存)」或者「刪除」。
  5. 除了工具列的按鈕之外,來看看右鍵選單的部分,在右鍵選單裡使用者除了可以將頁面加入「稍後閱讀」清單,如果是已經納入的頁面,還可以將頁面標誌為「已讀」或「刪除」。
  6. 接著讓我們看看In My Pocket的設定頁面,
    1. 這個選項是在In My Pocket的工具列的按鈕上顯示清單的數量
    2. 在網址列顯示「加入Pocket」按鈕,因為Firefox內建的按鈕可以在新增頁面加入tag,但是In My Pocket並不支援這功能,因此這裡我使用內建的按鈕。
    3. 開啟項目於新分頁:點選「稍後閱讀」清單的項目後會開在新的分頁,。
    4. 縮放等級:其實我也不知道這項設定是對什麼項目有影響。
    5. Pagination:這項是設定從工具列按鈕點開的「稍後閱讀」清單的項目數,個人覺得10~20左右就足夠了,預設的50稍嫌太多。
    6. 快捷鍵:Alt-W,用來新增或將目前頁面標示為「已讀」。
  7. 第三方擴充套件In My Pocket的介紹到此為止,但其實內建的Pocket還有一些In My Pocket所欠缺的部份,譬如前面所說的,In My Pocket並不支援新增tag的功能,而內建Pocket是可以的。
  8. 另外就是內建Pocket的閱讀模式,當網址列出現下圖箭頭所指的圖案時,代表可以使用Pocket的閱讀模式。
  9. 閱讀模式的特色是可以除去干擾閱讀的網頁元素,只保留文字和與文字內容相關圖片。
  10. 而Pocket還提供閱讀模式的排版設定,讓使用者依照視覺上的舒適度來調整成符合個人閱讀習慣的版面。順道一提,在閱讀模式底下,如果Pocket偵測文章是由英文所撰寫的,還可以讓Google小姐Microsoft的Zira來為你朗讀。

本著作依據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釋出

內容如有錯誤 煩請不吝指教

留言

匿名表示…
閱讀模式38就有,Pocket到41才內建

Pocket的閱讀模式在這
https://getpocket.com/a/read/xxxxxxx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