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精選廢文
張貼者:
島民 No.86991066 二木軒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多年來,「孕婦吃止痛藥會讓寶寶變自閉或過動」這句話在媒體與網路間不斷流傳。由於乙醯胺酚是孕期中最常被使用的解熱鎮痛藥,這樣的說法一度引發許多準媽媽的焦慮與不安。然而,最新的大型研究結果,正重新釐清這個被誤解多年的議題。
孕期用藥的疑慮從何而來?
過去的觀察性研究曾指出,孕婦若在懷孕期間使用乙醯胺酚,其孩子罹患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的比例略高。不過,這些研究往往難以排除其他共因因素,例如母親本身的發燒、感染、疼痛或遺傳體質等。換句話說,藥物與疾病之間的關聯,可能只是「誤會一場」[1]。
最新大型研究:風險關聯或只是巧合?
2024 年刊登於《JAMA》的瑞典全國性兄弟姊妹分析研究,納入超過 248 萬名兒童,檢驗孕期乙醯胺酚使用與神經發展障礙的關聯。研究顯示,在傳統分析中,使用乙醯胺酚的孕婦,其子代自閉症風險略增(HR 1.05, 95% CI 1.02–1.08),ADHD 風險亦稍高(HR 1.07, 95% CI 1.05–1.10)。然而,當研究者比較同一位母親所生的兄弟姊妹,其中一胎暴露、一胎未暴露後,這些風險幾乎完全消失(ASD HR 0.98, ADHD HR 0.98)[1]。
這代表,過去的風險上升現象,極可能是家庭或遺傳因素造成的假象,而非乙醯胺酚本身導致。
系統性回顧:證據仍需謹慎解讀
2025 年發表於《Environmental Health》的系統綜述,採用 Navigation Guide 方法分析 46 項研究,約有六成顯示「正相關」,但研究品質差異大、偏倚風險高。作者認為整體證據「傾向關聯但不具因果性」[2]。這些研究多屬觀察性設計,雖能提供趨勢線索,但仍需更嚴謹的隨機對照試驗(RCT)以進一步確認因果關係。此補充提醒,能讓讀者理解目前證據的強度與侷限性。
因此,專家建議孕婦應遵循「最低有效劑量、最短療程、僅於必要時使用」的原則,以兼顧母體與胎兒的健康。
臨床上會怎麼看?
根據目前的婦產科指引(ACOG、NHS),乙醯胺酚仍被列為孕期首選的解熱鎮痛藥。臨床上若孕婦出現高燒或劇烈疼痛,醫師會依個案狀況進行風險評估,必要時會建議使用乙醯胺酚。短期、低劑量、在醫師監督下使用,並不會增加寶寶罹患自閉或過動的風險[3]。
反之,若高燒未及時治療,反而可能對胎兒神經發育造成更大威脅。因此,醫師通常會提醒:「孕期不是不能吃藥,而是要吃對藥、用對方式。」這種平衡的臨床思維,也符合目前世界各主要醫學會的建議立場——既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暴露,也不忽視母體病況對胎兒的潛在危害。
科學與安心之間的平衡
這些最新證據提醒我們:恐懼有時來自誤解,而科學能讓真相更接近平衡。乙醯胺酚仍是孕期最安全的止痛與退燒選項之一,只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,就不必讓謠言影響健康決策。理性看待用藥,既是對母體的保護,也是給寶寶最穩定的開始。
參考文獻
- Ahlqvist, V. H., et al. (2024). Acetaminophen Use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ren’s Risk of Autism, ADHD,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. JAMA, 331(9), 812–823. https://doi.org/10.1001/jama.2024.3172 .取自 JAMA Network
- Prada, D., et al. (2025).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on Acetaminophen Use and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Using the Navigation Guide Methodology. Environmental Health, 24(1), 56. https://doi.org/10.1186/s12940-025-01208-0 .取自 PubMed
-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(ACOG). (2019). Practice Bulletin No. 209: Obstetric Analgesia and Anesthesia. Obstetrics & Gynecology, 133(3), e208–e225. https://doi.org/10.1097/AOG.0000000000003132 .取自 PubMed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