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精選廢文
張貼者:
島民 No.86991066 二木軒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「不少使用 GLP-1 類藥物的人發現,炸雞、珍奶突然變得『不好吃』── 這並非心理作用,而是大腦對食物獎賞反應真的被改變了。」
腸泌素(Incretin)治療近年掀起減重熱潮,然而它帶來的改變並不僅是「吃得少」,而是重新定義了食物的吸引力。這些藥物如何讓甜與油膩失去誘惑?科學研究正逐步揭開答案。
這樣的現象也提醒我們,飲食行為的改變不僅靠意志力,更是腸腦訊號重新平衡的結果。這種從生理層面調整「飲食慾望」的方式,為肥胖與代謝疾病的行為治療提供了新視角。
腸泌素如何連結腸道與大腦:食物偏好的神經機制
腸泌素(GLP-1、GIP)由腸道 L 細胞釋放,原本負責促進胰島素分泌與延緩胃排空。但研究發現,它也能進入中樞神經系統,影響下丘腦與伏隔核(nucleus accumbens)這兩個食慾與獎賞中樞。
在一項功能性核磁共振(fMRI)研究中,GLP-1 受體激活可使獎賞區域活性下降約 15–20%(p < 0.05),受試者對高熱量食物影像的反應明顯減弱 [1]。這顯示腸泌素不只是讓胃更慢,而是讓大腦覺得食物不再那麼值得「追逐」。
味覺重塑:GLP-1 改變甜與鹹的吸引力
我們的「口味」其實是大腦的產物。在一項隨機、安慰劑對照、交叉試驗中,研究者給予健康女性短時間的 GLP-1 輸注,結果顯示:對甜味偏好下降 25%,對鹹味刺激反應降低 18% [2]。
研究團隊推測,GLP-1 可能透過味覺皮質(insula)與獎賞迴路間的連結,改變我們對美味的判斷。換句話說,那塊甜點並沒有變難吃──只是你的大腦不再釋放「多巴胺獎賞」而已。
臨床實證:Liraglutide 讓油膩食物不再誘人
在日本,一項針對第2型糖尿病與肥胖患者的研究發現,連續使用 Liraglutide 20 天 後,受試者的「想吃脂肪食物的衝動」分數下降 37%(p < 0.01),同時體重平均減少 2.4 公斤,腰圍縮小 3.2 公分 [3]。
研究者指出,這種變化不是單純飽足造成的,而是中樞食物偏好的再調整。腸泌素讓高脂食物的「吸引力」下降,進而自然減少攝取量。
動物研究揭示:Tirzepatide 專一抑制脂肪慾望
動物實驗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的線索。在高脂飲食小鼠模型中,Tirzepatide 使脂肪來源的熱量比例下降約 30%,而對糖攝取並無明顯影響 [4]。
研究指出,這種效果主要透過 GLP-1 受體路徑實現,而非 GIP 單一路徑。也就是說,Tirzepatide「挑食」地抑制脂肪偏好,這正與許多臨床觀察相符──使用者往往表示「看到炸物就不想吃」。
臨床擴充:Tirzepatide 改變食物渴望
在最新的 Phase 1 臨床分析中,Tirzepatide 的參與者在 28 天治療後:
- 對高脂食物的渴望分數下降 42%(p < 0.001);
- 對甜味食物的渴望下降 19% [5]。
此外,血中 GLP-1 濃度的上升與渴望下降呈正相關(r = 0.68)。這表示腸泌素訊號越強,大腦抑制「想吃高脂食物」的能力越明顯。
系統性證據:GLP-1 類藥物全面改變飲食行為
若綜觀所有臨床試驗,結論更為一致。一篇整合 15 項隨機對照試驗(總樣本數 1,532 人)的系統性回顧指出:
- GLP-1 類藥物平均每日能量攝取下降 220–310 kcal;
- 脂肪比例下降 7.5%,糖攝取下降 4.2% [6]。
此外,研究者發現胃排空延遲與味覺敏感度改變共同解釋了這一現象。換句話說,腸泌素同時「讓食物進得慢、也不再那麼吸引」。
食物偏好的再定義:從少吃到「重新覺得不好吃」
綜合所有證據,腸泌素治療的真實作用並非單純壓抑食慾,而是重塑了我們對美味的認知。Bettadapura et al., 2024 指出,GLP-1 類藥物的關鍵在於「改變食物獎賞與情緒動機的連結」[7]。
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在使用後「更容易維持健康飲食」——因為腸泌素不僅讓你吃得少,而是讓「少吃」變得自然。
未來研究將持續探索三個方向:
- 停藥後食物偏好是否維持?
- 性別差異與荷爾蒙互動。
- 腸道菌相是否也是味覺改變的幕後推手。
📚 參考文獻(APA7)
- van Bloemendaal, L., et al. (2014). GLP-1 receptor activation modulates appetite- and reward-related brain areas in humans. Diabetes, Obesity and Metabolism, 16(10), 878–886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5071023/
- Baretić, M., et al. (2019). Glucagon-like peptide-1 affects taste perception differently in women: A randomized, placebo-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.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, 10, 693.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6884376/
- Inoue, K., Maeda, N., et al. (2011). Short-term effects of liraglutide on eating behavior and appetite in Japanese ob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.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, 10, 109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2132774/
- Vikraman, S., et al. (2023). Tirzepatide suppresses palatable food intake by selectively reducing preference for fat in rodents. Molecular Metabolism, 76, 101641.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0362946/
- Okunogbe, T., et al. (2025). Impact of tirzepatide treatment on participant-reported food craving and food preference: Secondary analyses of a phase 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people with obesity with dietary restriction. Diabetes, Obesity and Metabolism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40874370/
- Adams, J. D., et al. (2023). The efficacy of GLP-1 analogues on appetite parameters, gastric emptying, food preference and taste among adults with obesity: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Obesity Reviews, 24(7), e13579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6890965/
- Bettadapura, S., et al. (2024). Changes in food preferences and ingestive behaviors after glucagon-like peptide-1 analog treatment: Techniques and opportunitie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, 48(3), 543–557.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366-024-01500-y

留言